体检时,抽血是必不可少的一项,但有时候会出现血管难以穿透、血液采集困难等情况,导致抽血失败的情况。这种情况并不罕见,对于患者来说也无需过于担心,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血抽不出来的原因以及应对方法。
1. 血管畸形:有的患者存在于出生时即存在的血管异常畸形,顽固性静脉曲张、动脉瘤等都会导致穿刺困难,甚至不能完成血液采集。
2. 药物影响:某些药物,如抗凝剂、利尿剂、肾上腺素等,会影响到血液的流变性,导致血液凝固能力下降,使得血液采集困难。
3. 患者恐惧心理:有些患者可能在情绪上感到害怕或压力较大,这种情况下很可能导致管道收缩或紧张,血液流动困难。
4. 血量问题:如果采取的血样量较大,或者到了患者需要休息或喝水的时候还在继续进行抽血,很有可能导致血液流动困难。
1. 非暴力渗透法:如果发现出现抽血困难,可以确认动脉或静脉穿刺是否正确,如果确认穿刺部位没问题,可以尝试比较温和的方法,如轻揉穿刺部位或者采用热敷等方式刺激局部血管增加血管通透性。
2. 更换穿刺部位:有时候,只要换一个穿刺部位即可成功采集到血样。这也是加强技能培训的必要性,穿刺技能超群的医护人员相信是可以一次性成功的。
3. 结束卡面:如果过度采集多样本,患者长时间不得休息,面临突然噩耗等情况有可能导致心理负担,进而造成血管壁紧张,对此,为患者提供喝水、休息等服务也会有很大帮助。
总之,抽血是常见的检查项目,在进行体检时需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并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检查。如果遇到抽血不畅的情况,不必过于紧张,调整呼吸、放松情绪或者更换穿刺部位都可能会有帮助,当然还需要心理上的支持与鼓励,以及医护人员的专业操作。
网站备案号:浙ICP备10033253号-1 | Powered By Z-BlogPHP 1.7.2
发表评论